
只要孩子來唸森小,無論是新生家長或資深家長,每學期都要上十堂專為當期森小家長開設的「森小父母班」,共計20小時。
為什麼爸媽也要上課?
因為爸媽對孩子的重要性無可取代!在森林小學最多六年,森小教師們常說,再不捨也只是孩子生命中的過客,只有爸爸媽媽才是孩子真正的陪伴者;當然,也是因為爸媽和學校要合作,一起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,共同攜手陪伴孩子長大。
孩子一週有四個晚上住校,爸媽看似有了自由時光,但其實也是「練功」的開始——取消了每日的接送上下學、備餐吃飯、陪寫功課、督促洗澡收書包、刷牙上床睡覺…等日復一日滾輪般的日常待辦事項後,大人有沒有辦法表達對孩子的愛,而且孩子也能清晰地接收到?
剛開學,父母班也同時開鑼囉,這學期由「如何接住孩子?」談起。
講師淑美(森小生活主任)列舉了孩子需要被接住的時刻:受挫、受驚嚇、害怕、生病、委屈、想家、沒信心…;可是孩子表現出來的外在行為卻是:易怒、大哭、唱反調、尖叫、霸道、自我否定…,讓大人即使明白緣由,也會應接不暇、筋疲力盡、耐心全無。
淑美追問家長:「接住」是什麼意思?
是…至少不再往下掉、有安心的關係、提供安全感,甚至是能夠「好起來」。
說起來,爸媽的初衷都是想「接住」的,但,怎麼偶會出現「接殺」呢?
原來,那個堵住心口的心魔,得去面對:「他怎麼可以這樣無理取鬧?!」「到底還要崩潰多久?真是夠了喔!!」「為什麼都是我處理?!」「誰說我沒在教?」
坐在教室聽課的家長,一個一個點頭如搗蒜;在線上會議室參與的爸媽,留言刷了一波又一波(為了服務來自不同縣市的家庭,森小父母班是實體與同步線上,雙軌並行)。
森小父母班的課堂,家長是與森小孩子同等待遇的——需要先被好好地理解了,再來談下一步啊!
這也是呼應了人本心理學家Carl Rogers所說:「人一旦被了解,就有自我改變的動力!」
面對心魔、與之對話;當我們能理解自己、為自己發聲,下一步就會躍然眼前!
同樣的,當我們運用願意了解的語言,與孩子交心,多點了解、少點誤解,就有機會讓心情往下掉的孩子的內在——強壯起來!
有好幾個錦囊妙計:
🔸切記不要對號入座,孩子不是針對你;
🔸對孩子要有信心,每次都是獨立事件,不要用「見微知著」嚇自己;
🔸接不住就各自緩和,至少不再往下掉;
🔸太難受時找合適的人說說。
以上這些,已讓爸媽獲得許多能量。
森小父母班不只上課,還有回家作業要完成,因為,光是知道道理還不夠,要親身實踐了才會變成自己的!
這堂課的作業是:「請聆聽孩子2-3分鐘,大人不多說,不評論,不指導…要專心聽,用心聽。簡記孩子說話的內容,寫下自己的解讀或疑問」,將在下堂課討論。
森小家長間流傳一句話:「來森小,不是只有孩子唸森小,是全家都一起唸了森小」,此言不假吧!


